今年第三季度市场保持了稳定繁荣的发展态势。据统计三季度市场总成交额达118719.25万元,总成交量达247042吨,日均人流量为21000人次,车流量为8500车次。三季度具体运行态势分析如下:
一、总体运行态势
本季度市场总成交额达118719.25万元,总成交量达247042吨,与去年同期总成交额达113373万元,总成交量达243911吨,分别增长4.72%和1.28%。其中蔬菜成交额66813.32万元,成交量222457吨,成交额和成交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8.32%和2.49%;猪肉成交额11096万元,成交量2300吨,与去年同期相比成交额增长4.55%,成交量下降33.14%;水产成交额16683万元,成交量10320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6.11%和10.1%;禽蛋成交额571.93万元,成交量805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26.19%和1.26%;补充行业成交额3460万元,同比增长-11.28%;冷冻行业成交额20095万元,成交量11160吨,成交额和成交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7.83%和0.9%。
一、蔬菜行业
本季度蔬菜累计成交量222457吨,成交额66813.32万元,成交均价3.0元/公斤。相比去年同期成交量217046吨,成交额61681.06万元,成交均价2.84元/公斤,同比分别增长2.49%、8.32%、5.63%。蔬菜行业呈现增长态势分析如下:
1、成交量增长分析
成交量主要增长主要原因是1.市场蔬菜区域枢纽功能进一步加强,市场辐射区域销售量增加;2.直发客菜的进场量增加,促进市场蔬菜优势;3.地菜的减产对客菜的销售形成有利支撑。
2、成交均价增长分析
成交均价增长主要原因有1、今年疫情以及频繁发生强降水和强对流天气等因素对蔬菜产量产生不利影响,受此影响对产地蔬菜价格进行有利支撑,大宗蔬菜价格普遍高于去年同期;2、部分蔬菜品种处于换季期导致短时间内供应短缺,价格上涨。
三、猪肉行业
本季度猪肉成交量2300吨,成交额11096万元,成交均价48.24元/公斤。相比去年同期成交量3440吨、成交额10613.5万元和成交均价30.85元/公斤,同比分别增长-33.14%、4.55%、56.37%。猪肉行业呈现出:
1、成交量下降分析
成交量下降主要原因是猪肉价格一直处于高位运行,抑制猪肉消费,部分消费转为牛羊肉消费替代。据经营户反馈,如去年同期日均销售量在15-20头,今年日均销量在7-10头左右,能维持这个销量主要还是配送单位较多。
2、成交均价增长分析
成交均价增长主要原因1、生猪存栏未完全恢复;2、猪肉进口减少明显;3、强降雨等恶劣天气对生猪生产及产品调运产生不利影响,推动一段时间内猪肉价格上涨。
四、禽蛋行业
本季度禽蛋成交量805吨,成交额571.93万元,成交均价7.1元/公斤。相比去年同期成交量795吨,成交额774.9万元,成交均价9.75元/公斤。分别同比增长1.26%、-26.19%、-27.18%。
1、成交量增长分析
本季度禽蛋成交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呈现略有增长,主要原因是当前猪肉价格高位运行,对禽蛋类的销售形成有利支撑。
2、成交价格下降分析
成交均价下降主要原因是1、今年禽蛋市场行情一直低于去年同期;2、蛋鸡存栏量大,鸡蛋产能增加,市场供给比较充裕,导致价格下降,今年市场养殖量也较大。
五、水产行业
本季度水产成交量10320吨,成交额16683万元,成交均价16.17元/公斤,相比去年同期成交量11480吨,成交额17768.8万元,成交均价15.48元/公斤,同比分别增长-10.1%、-6.11%、4.46%。
1、成交量下降分析
成交量下降主要原因是下游客户端消费疲软,走量减缓。
2、成交均价增长分析
成交均价增长主要原因是以鲫鱼为代表的大宗淡水鱼价格相比去年同期有所上涨。
六、冷冻行业
本季度冷冻成交量11160吨,成交额20095万元,成交均价18.01元/公斤。相比去年同期成交量11150吨,成交额18635万元,成交均价16.71元/公斤,分别增长0.9%、7.83%、7.78%。
1、成交量增长分析
成交量增加原因是受猪肉价格处于高位运行影响,对冷冻类肉产品销售形成有利支撑和拉动销量。
2、成交均价增长分析
成交均价增长主要原因是1、鸡鸭副产品和冷冻肉类价格上涨。今年上半年受疫情影响,鸡鸭苗减产,导致大白条货源短缺;2、国外生产企业受疫情影响,关闭较多,出口量减少;3、国内清关周期延长,费用增加导致成本增加。
七、补充行业
调料、豆制品、冷冻、酱菜和粮油等行业作为市场的补充行业,其完善了市场商品体系,本季度成交额3460万元,与去年同期3900万元,同比下降11.28%。
八、人流和车流
本季日均人流量为21000人次,车流量为8500车次。与去年同期相比略微有所下降。来源:浙中农副产品物流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