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中农副产品市场:1月农产品行情分析

网站编辑:zhangxm │ 发布时间:2019-02-19 

     今年1月市场保持了稳定繁荣的发展趋势。市场总成交额28004.3万元、总成交量59880吨、日均人流量为22000人次、车流量为9300车次。
    一、总体运行情况
    总成交额28004.3万元、总成交量59880吨、成交均价4.68元/公斤,同比去年同期总成交额26331.08万元、总成交量62950吨、成交均价4.13元/公斤,成交额增长6.35%、成交量下降4.87%、成交均价增长13.31%.成交额和成交均价增长主要原因是受冷冻行业影响,去年同期,无冷冻行业;成交量下降主要原因是受春节假期的影响。今年春节在2月4日,1月中旬后,受我市和周边地区的外来经商务工人员和企业陆续返乡歇业的影响,市场各行业均有成交量同比或环比下降,本月下旬开始业务运行呈现零售业务占比提升态势。具体各行业运行态势如下:
    二、蔬菜行业分析
    本月成交量51560吨,成交额14003.2万元,成交均价2.72元/公斤。相比去年同期蔬成交量57476吨,成交额16053.88万元,成交均价2.79元/公斤。成交量同比下降10.29%,成交额同比下降12.77%,成交均价下降2.5%。蔬菜行业呈现下降态势主要原因受春节假期影响,具体分析如下:
    1.外来经商务工人员大量返乡,市场需求下降
    今年春节在2月4日,从1月中旬开始我市及周边地区的企业和外来经商务工人员开始陆续歇业返乡,据铁路义乌站相关统计,1月21日春运第一天,就发送旅客近4万人,1月26日发送旅客5万多人。外来务工人员返乡,导致农产品的需求大幅下降,据经营户反馈,周边地区到市场进货客商的进货频率也有正常时期的1-2天增加到3-4天。经营户也根据销售情况放缓进货量,据统计1月1日至16日,日均进场客菜送货车数在80辆,日均进场客菜(外地蔬菜)在1200吨,17日至31日,日均进场客菜送货车数减少到60-70辆,日均进场客菜700吨。
    2.蔬菜交易品种发生变化,呈现向中高档蔬菜转变
    随着企业陆续放假,企业食堂和快食型餐饮等对大宗中蔬菜的需求减少,如白菜、萝卜和球菜等大宗蔬菜的进货量减少,例如白菜,1月1日至16日,进场量1378.8吨,17日-31日,进场量706.5吨,进场量减少672.3吨。青椒、娃娃菜、黄瓜、茄子、山药、蒜苗、长豆、四季豆等中高档蔬菜的需求增加。例如山药,1月1日至16日,进场量165.5吨,17日-31日,进场量251吨,进场量增加85.5吨。受中高档蔬菜进场量的提升带动,本月成交均价环比上涨11.47%,如冬笋12月份成交均价在11-12元/公斤,1月下旬成交均价在13-14元/公斤,成交均价环比上涨16.66%。
    3.业务模式发生变化,一级批发以限期供应为主,二级批发以小批发和零售业务为主
    从1月20日开始,受产地发货和物流运输陆续停止的影响,蔬菜一级批发经营户根据产地和物流的歇业时间,部分蔬菜品种限期供应,例如市场经营山东产蔬菜的经营户反馈,2月1日是他家最后一车到货,年前停止发货了,待节后初三后再开始发货。随着临近年关,我市及周边邻近县市的居民开始陆续到市场采购春节期间的蔬菜,据在经营的二级批发经营户反馈,临近春节,自己许多日常采购商都歇业或返乡,批发业务逐渐下降,普通消费者采购日益增多,以小批发和零售业务为主,当前受欢迎蔬菜以较耐储存的品种为主,如冬笋、山药、竽头等。市场经营户从1月27日开始就陆续有歇业返乡回家了。
    三、猪肉行业分析
    本月猪肉成交量1400吨,成交额3220万元,成交均价23元/公斤,与去年同期相比,成交量下降17.6%,成交额下降21%,成交均价下降4.2%,本月猪肉呈现低于去年同期和前低后抑的运行态势,具体原因:1上半月因疫情影响本地区加强了生猪流通的控制,我市的猪肉生产企业华统公司受生猪供应限制制约,又提高了价格,价格再次上涨又再次抑制了猪肉消费,导致本月上半月的猪肉销售大幅下降,降幅达30%;2是受阴雨天的影响,临近年关,虽我市有节前制作香肠、腊肉等传统风俗,但受从去年12月中旬开始的持续近一个月的阴雨天,不利于香肠、腊肉的制作,阴雨天和较高价格对节前香肠和腊肉制作形成抑制;3下半月随着天气转晴和猪肉价格的下调,促进猪肉销售,据经营户反馈,1月中旬开始,到市场采购猪肉的制作香肠和腊肉的消费者明显增加,趁节前天气晴好的时期和价格下调,准备春节里的各种肉制品。据统计,16-31日的销售在800吨,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成交均价下降原因是本月15日开始,随着猪肉流通政策变化,为降低供应价格和提高产品竟争力,我市猪肉生产企业华统公司的猪肉以冷鲜肉为主,现冷鲜猪的供应价格在16元/公斤,成交均价在20元/公斤,较去年同期下降16.67%,受下半月猪肉成交量大的影响,导致本月猪肉成交均价低于去年同期。
    四、水产行业分析
    本月水产成交量3350吨、成交额4610万元、成交均价13.76元/公斤,与去年同期相比成交量下降2%、成交额下降6%、成交均价下降4%。成交量下降主要原因受下半月外来经商务工人员返乡的影响,据市场经营户反馈,随着外来人员的返乡和企业歇业,企业食堂和快食型餐饮等对白鲢、草鱼等大宗水产品的需求下降。成交均价下降主要原因受2018年全年水产价格高于2017年和今年冬天天气有利于水产生产双重影响,产地供应充足,价格较去年同期略有下调,如大阐蟹、明虾、鲫鱼、黑鱼、草鱼等价格较去年同期下降2-4元/公斤。临近年关,水产的零售业务量开始大幅上升,中高档水产的销售进入旺季,据经营户反馈,从20日开始,甲鱼、黄鳝、黑鱼、明虾、鲫鱼、泥鳅等中高档水产销量增加。
    五、冷冻行业分析
    本月冷冻行业成交量3400吨、成交额4930万元、成交均价14.5元/公斤,与上月相比,成交量环比下降10.5%、成交额下降5.19%、成交均价上涨5.99%。成交量环比下降主要原因受下半月我市及周边地区的外来人员返乡、企业单位、餐饮行业歇业的影响。成交均价环比上涨主要原因受冷冻产品结构向中高档产品转变、物流运输价格上调等综合影响。本月冷冻行业的零售业务从本月中旬开始占据主导。
    六、禽蛋行业
    本月禽蛋成交量170吨、成交额141.1万元、成交均价8.3元/公斤,于去年同期相比成交量下降5.5%、成交额下降7.78%、成交均价下调2.35%。成交量下降主要原因是春节假期企业歇业、外来人员返乡需求减少和节前商场活动促销冲击等因素影响。成交均价下降主要原因是产地供应价格变动和为提高竟争扩大销售降价促销等原因。
    七、配套行业
    豆制品、酱菜、调料和粮油等配套行业作为市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为市场的一站式采购提供有力保障。行业呈现稳定的运行态势,本月成交额1100万元了,受春节假期的影响,较去年同期略有下降,下降3.44%。
    八、人流、车流
    本月人流、车流呈现先降后抑的态势,随着临近春节,我市及周边地区各行业陆续歇业和外来经商务工人员陆续返乡,来市场采购的客商减缓了进货频率,人流、车流有所下降,较正常时期的日均人流22000人次、车流9500车次,有所下降,据统计1月10日的人流在20000人次,车流9000车次,分别下降9.1%和5.26%,但随着春节的临近,到市场采购的我市及周边地区的普通消费者明显增加,据1月22日和31日统计,人流达到25000和33000人次,车流达到10000和15000车次,较日常分别上升13.63%、50%、5.26%和57.89%。市场人流和车流高峰将出现在2月1日至3日,预计日均人流量达到4万人次和2万车次以上。